3月12日,在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,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组织2024级全体学生开展“传承中山精神,共筑绿色未来”主题宣讲活动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立足学科特色,以历史溯源、生态价值、科技赋能、战略安全、青年实践五大维度为脉络,为200余名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专业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。

“孙中山先生不仅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,更是中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奠基者。”主讲人从1915年孙中山先生倡议设立植树节的历史讲起,结合其“急兴农学,讲究树艺”的治国理念,阐释植树节背后“以科学兴林、以生态立国”的深远内涵。通过展示百年来我国植树造林成就——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.6%提升至24.02%,碳汇量稳居全球首位,同学们深刻体会到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的传承意义。
“植树不仅是挥锹培土,更需用专业知识解决生态难题。”2024级物理学专业燕文龙同学在交流环节中表示,“作为物电学子,我们应当主动担当,用科技创新赋能生态发展。”王怡霖同学则从中山精神中汲取力量:“中山先生毕生追求‘振兴中华’,而今天我们要用科学手段‘振兴生态’,这是新时代青年的必答题。”

本次宣讲活动通过历史与当代对话、科技与生态融合,不仅深化了师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,更彰显了学院“理工赋能、知行合一”的育人理念,让绿色理念扎根校园沃土,以青年智慧书写生态答卷。